纖云天河,月影舒波。9月10日至11日,中秋好時節里,市博物館開展“蟠螭如飛·月影團圓”活動,56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了手工制作體驗活動。這一傳統民俗活動,融入創新性的親子互動活動,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文化,成為我市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彰顯了傳統文化的歷久彌新。
走馬燈古稱蟠螭燈(秦漢)、仙音燭和轉鷺燈(唐)、馬騎燈(宋),漢族特色工藝品,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,屬于燈籠的一種。燈內點上蠟燭,蠟燭產生的熱力形成氣流,令輪軸轉動。輪軸上有剪紙,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,圖像便不斷走動。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,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,故名走馬燈。
在走馬燈手工制作體驗活動中,手工老師通過現場操作,為觀眾演示了走馬燈的原理,并現場教大家制作走馬燈。小朋友們目不轉睛,盯著工作人員手中的道具,一邊認真聽,一邊親自動手操作。合上燈籠蓋,裝上吊穗和掛繩,安上燈籠手柄,最后裝上七彩燈,一個個圖案豐富、各具特色的走馬燈便做好了。
在今年中秋假期的諸多文化活動中,用親子互動的形式去傳遞傳統民俗文化已成為一大特色。市文化館在開展“壬寅中秋夜游詩會”主題文藝演出的同時,就創新性地設立了“分會場”,劃出了月亮燈手工坊、“海蓮籽”黏土手工坊、古琴賞月坊等幾個區域,供市民參與親子互動;顒赢斕煜挛5時,分會場各區域圍滿了市民,在月亮燈手工坊專區,小朋友和家長全神貫注制作月亮燈,不一會兒,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月亮燈就誕生了。小朋友們紛紛與月亮燈合影留念,為佳節增光添彩。
“這些結合當今審美特色的創新性活動,在賦予傳統文化更多活力的同時,也讓城市文明在這種代際的傳遞中不斷豐富、完善,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內生文化力量。”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。
(張晨晨 張晶 乙桓羽)